泰国文化部近日在首都曼谷举行活动,庆祝泰国宋干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也是泰国第4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其余3个项目为泰国孔剧、泰式传统按摩以及泰国诺拉舞蹈。
每年4月13日至15日是泰国传统新年宋干节(เทศกาลสงกรานต์),也称泼水节,是泰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宋干”是梵文,意为“太阳运行到白羊座,既新的太阳年开始”,这也是泰国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是泰国人最为隆重、最为重视的节日,就像中国的春节那么热闹、喜庆。“宋干节”也是我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老挝、缅甸、柬埔寨也过“宋干节”。
宋干节的传说
关于宋干节的来历,各个有庆祝宋干节风俗的国家都有不同的传说,泰国的传说是这样的:
传说有一富翁膝下无嗣,到河边大榕树下祭祀求子,遂得下凡仙童为子,取名护法童子。童子天资聪慧过人,会听各种鸟语,七岁时便能为百姓讲解禅经,寓言天下事,因而触怒了仙师伽宾婆罗门和摩诃婆罗。为了比个高低,仙师伽宾婆罗门出了三道题,限护法童子七日之内解答出来,输者将要被砍下头颅。
童子如期回答了问题。仙师伽宾婆罗门割下了自己的头颅,让七个女儿轮流捧托并嘱咐说:“倘若头颅落地,人间将遭大火之灾;若抛上天空,世间将闹旱灾;若投入大海,海水将干涸。”七仙女托住其父亲头颅周游须弥山改供奉在坎健都里山洞中,每年七仙女轮流前来将其父亲头颅请出周游须弥山。后来,拍威萨素甘神为此修建了一座水晶宫,众神每年到宫里来聚会一次,分饮用胶状蔓藤浸泡七次的水作纪念,并将聚会的日子命名为“宋干节”——这就是泰国“宋干节”的来历。
泰国宋干节风俗习惯
在节日来临之前,人们要清扫住所内外,焚烧旧衣服,以避晦气;节日期间人们则互相泼水祝福,还会举办布施法会、选美大赛、花车游行、美食展览、文化艺术表演等一系列庆祝活动。按照习俗,这期间人们白天要到寺庙中堆沙塔,插彩旗献花,祈求五谷丰登;晚上将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辈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对长辈的美好祝福,此后长辈再将水淋在晚辈的头上,表示来自长辈的赐福。
在这一天,男女老幼都会穿著新衣,并带着食物供品前往寺庙供奉和尚。在新年中最忙的还是家庭主妇,在新年前夕忙着打扫住家内外的环境,家中的旧衣物或旧东西则放火焚毁,因为根据传统,若不将旧东西或无用的物品丢掉的话则会带来坏运气,到了4月13日中午后,人们会清洗佛像,并祈求保佑。
人们相互泼水来庆祝,代表着清除所有的邪恶、不幸和罪恶,并怀着一切美好和纯净的愿景开始新的一年,故“泼水节”由此得来。如今的泼水节则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时到泰国,若被泼的全身湿淋淋的,千万可别生气喔!
列入联合国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6日,泰国宋干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2月7日,泰国曼谷举行了宋干节入选庆祝演出,泰国总理赛塔在庆祝活动上致辞说,围绕宋干节这一主题,泰国诞生了许多民间戏剧和表演艺术,充分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与人类的创造力,宋干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谓实至名归。
泰国文化部长盛沙·蓬帕尼表示,宋干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能够激发人们保护、保存、传承珍贵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也能帮助外国人进一步了解泰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