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去年考研人数暴涨的刺激,许多人预测23年考研的人数也会出现一个大幅增长!
然而,面对暴涨的考研人数,各高校的招生人数却在不停缩招,不仅缩招,甚至有院校一言不合就停招,猝不及防连报考的机会都没了!
停招、缩招?太难了!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2021年报考人数377万人又增加了85万,增长率23%,而2023年考研报名超520万人!又双叒叕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是我国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以来,增长率最高的一年。然而从年初开始,考研缩招的情况也就初见端倪。
最近,有不少大学发布了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缩招”,因为,有些大学发布的拟招生名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招。
而所谓的“缩招”,主要是指统招的招生名额变少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
“推免人数”的大幅增加
每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总人数是一定的。而研究生招生总人数,既包括推免生(保研的学生),又包括统招考生(考研的学生)。
所以说,如果推免生多了,那么,留给考研同学的名额就变少了,关于这一点,并不难理解。
比如,北京工业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后,就有同学说自己的心态崩了。
因为,去年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总共招生80人,然后,推免生只有20人,留给考研同学的名额还有60个,这个招生人数相对来说一点也不少,这可能也是这位考生选择北京工业大学的主要原因吧。
但是,2023年推免生直接占了一半,比2022年增加了20人,这意味着留给考研同学的名额只有40人。
统招名额变少,就意味着考研分数线的上涨,考研竞争就会更加激烈。而一些比较好的大学,特别是“985”大学,推免生越来越多也是一大趋势,如果没有限制推免生名额不超过50%的话,估计一大半都会变成推免生。
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因为这些好大学压根就不缺生源。不过,推免生,主要还是以“学硕”以及“直博生”为主。所以说,你如果报考的是专硕(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那么,影响可能就会小一些。
学校的整体招生计划减少
缩招,还有一个原因是学校的整体招生名额变少了。
不光推免生名额变少,而且统招名额也变少了。比如,某“985”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2023年直接缩招了12人,对于这种大幅缩招的情况,可能会让考生措手不及。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前两年扩展的太厉害,学院积压了太多学生。
其次,还有可能是学院经费缩减,项目减少、导师减少等,都有可能会出现研究生缩招的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2023考研人,如果碰到这种研究生招生名额大幅缩招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01、抓紧换一所考研目标院校
现在才9月中旬,距离考研初试还有一段时间,考研正式报名也没有开始。这个时候换学校,问题不是很大。可能,大家最担心的就是专业课问题,个人觉得,这倒不是太大问题,因为,各个大学的专业课可能会有差别,但是,主要知识点其实都一样。
何况,我们还可以找专业课比较接近的大学。比如,选择专业课都是统考的大学,不要选择专业课自命题大学,那么,就基本上没有啥影响。
所以说,如果你的目标院校2023年招生名额大幅缩招,那么,果断换学校,不要犹豫。比如,某考生说,她的目标院校的专业2023年只招17个人,其中,推免生就占了16个名额,留给统考的同学只有1个名额,对于这种情况,不换学校还等啥呢?
02、学硕改考专硕
如果,你本来打算报考学硕,在推免生大幅增长以及出现缩招的情况下,那么,也可以考虑转考专硕。推免生一般来说学硕(学术型研究生)以及直博生较多,专硕比较少。并且,专硕的招生名额本来就比学硕要多一些。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专业硕士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二,专业型研究生在硕士层次的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加强,聚焦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我们也能够发现,最近几年,各个大学的专硕确实都在扩招,而学硕却都在缩招,这已经是一个趋势了。所以说,放弃学硕,选择专硕也不失是一个好策略。
03、出国留学读硕士
国外院校硕士采用的是申请制,需要提供相关的申请材料,包括本科学位证、成绩单、语言成绩等,设计类专业一般要求提供作品集。材料审核通过会通知你进行下一轮面试,最后由学校综合决定是否录取。
有些院校考虑到国际生会有语言学习的障碍,大都开设了留学预科课程以供给国际生学习语言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提前适应接下来的研究生课程。
一说到出国留学,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贵。其实,从时间成本来看去国外读研不一定贵很多。在国内读研的话,按照3年制,学费为1.8万-3万RMB。国外的研究生学费一般为15-30万RMB。而近年来,一些国外院校也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和奖学金激励制度(全奖一年大概40-50万人民币,远远超出自己支付的费用)。
国外研究生学制一般是1-2年。以泰国为例,硕士课程快捷度高,部分学校只需一年就可获得名校硕士文凭。对大多数申请应用型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1-2年课程设置非常紧凑丰富,没有任何时间上的浪费。能比国内研究生早1-2年就业,无疑将比同龄人领先一步,多出两年的工作经验,这样也可以先拿1-2年的工资。整体费用算下来也没有比国内贵多少。超过65%的海归认为可在5年内收回留学经济成本。除此之外,评价留学的价值不能简单地看经济成本与回报,也需要考虑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