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是发源于泰国,弘扬于世界的搏击技术,被称为“八臂拳术”“八条腿的运动”“八肢的艺术”“八体的科学”。在泰拳规则的比赛中,拳手可以使用双拳、双腿、双肘、双膝这人体四肢的八个部位进行搏斗;但是,在踢拳规则的比赛中,拳手只能使用双拳、双腿与双膝这人体四肢的六个部位进行搏斗。
泰拳是一种武术,而且堪称站立式格斗技中的超强级站立式格斗技。一个技术成熟的拳师,能运用自己的四肢八体作为武器于俄顷之间击倒对手。泰拳师胜出比赛的决胜条件是其技艺、气力、智谋及精神力量的总结合,其最高领域为机巧圆通、变化无常;而且不局限于任何拳术技法或招数。可见泰拳是一门十分独特、精深和完整的武学体系。
辉煌的历史
现代泰拳已经成为了一项“源于泰国,属于世界”的搏击运动,习练者遍及世界各地。任何武术之所以扬名世界,必有其独特性质及个别价值。泰拳闻名于世,有辉煌灿烂的历史。
有关泰人习拳练武的最早记载,可见诸《北方纪年史》。这是记述泰族进入中南半岛后,由素可泰王朝至大城王朝的早期典籍。据载当时在军中已有拳斗的活动,作为休战期间侯王们的消遣娱乐。这些拳赛最后虽然没有成为职业比赛,但诸侯们已有豢养武士角斗以取悦君王的风气。随着宫迁拳师与退役士兵陆续返乡,拳斗技能逐渐传入民间。据史籍所记载在大城皇朝初期颁布的法律,已有豁免在拳斗中杀伤对手者治罪的条例。到了大城皇朝鼎盛时期(即公元一三五零年),拳斗之风日益盛行并遍及全国。拳术已发展成民间的时尚娱乐活动。
拳击小知识
泰拳比赛场地与拳击比赛场地大致相同,均为四角擂台。参加竞赛者按照规定戴红色拳套、白色拳套或蓝色拳套、黑色拳套,下身穿着红色、白色、蓝色、黑色等颜色的拳击及膝短裤。(现在已无需限制只采用上述颜色,有时候也会使用绿色、橙色等颜色的拳套和短裤。)以便现场的公证人、观众及裁判容易辨认,拳赛进行时头上、臂上可戴彩带或饰物。
其手上佩戴的手套不可超过一百七十克,亦不准少过一百一十三点四克,采用拳法、腿法、肘法、膝法和步法的招式,戴一百七十克重的手套泰拳的等级和段位是依靠辨认参赛拳手及练习者所佩戴在两边手臂上的臂箍颜色以及戴在头上的头箍颜色来辨认等级段位的。
神圣的仪式感
泰国人信奉佛教。在泰拳比赛中,选手在赛前必须有祈祷仪式,选手上场时,各披战袍,在音乐声中走进赛台,选手出现时头戴圣圈,形如花环,圣圈泰语称之为“望功”。
选手进场先合十向观众致礼,然后擂台旁的乐队奏起“出战歌”,鼓鸣笛响。拳师闻乐起舞向天祈祷,由于师承和派别的不同,所以祈祷的形式也不一样,有的屈膝跪地埋首不动,默默祈祷;有的随乐起舞,向观众显示健美的身材和武姿;有的双手掩面,无言呆立;有的双手合十举于额际,围擂台而转。由于这一仪式是很神圣的,所以选手们非常认真。向天祈祷,向祖师祈祷,以求成功。
泰拳文化与泰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其宗教色彩非常浓厚。例如入门拜师、竞技礼节及上台比赛前在擂台上的拳舞祭祀仪式等等,都有明显宗教艺术背景。至于泰国本土创作的古典诗剧和舞蹈艺术,其中有很多动作和细节被人们领悟并融会于拳术之中。如多款固定的古拳术招式和拳舞拳花,经过追根寻源之后可以肯定是戏剧和舞蹈艺术。由此看来泰拳被视为泰国的民族艺术绝非牵强,实属极具代表性的技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